為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促進青年特別是高校畢業生就業,5月25日,團市委、市學聯在我校舉辦了“樹立正確擇業就業觀——直面就業壓力,fghting!”主題成長課。
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心理學教授姚峰和“安徽省向上向善好青年”宋能超,結合“5·25心理健康活動日”,以職業院校學生為重點對象,通過自身專業及實踐經歷,幫助大學生緩解就業壓力,提升社會化能力,引導大學生立足實際、找準定位,以良好的心態面對就業。
課上,姚峰教授從社會環境、家庭因素、個人認知三個方面剖析大學生就業焦慮的原因,鼓勵學生保持積極的態度,善于利用周圍的資源和機遇,通過正確認識自己、調整期望值、適度宣泄、調節理性情緒等多種方法緩解就業壓力,同時不斷豐富自己的能力和經驗。
作為軌道行業的一線青年員工,宋能超分享了自己初入職場參與全省首條地鐵線路籌備過程中的艱辛與汗水。面對惡劣的參建環境,作為萌新的他頂住壓力,不驕不躁,選擇了專注與堅持,為了早日完成各項調試任務,他甚至來不及吃飯,一次又一次開行著新線列車穿梭在廬州城下,用青春汗水打磨著工匠精神,用恪盡職守書寫著屬于這代人的青春誓言。
兩位老師用豐富的知識,平實的語言,生動的事例引導大學生立足實際、擺脫焦慮、找準定位,樹立理性、平實的擇業觀、就業觀。陳園同學認真聽了兩位老師的課,他說:“我們即將面臨就業,這次課程真正緩解了我的就業壓力,通過老師們的分享讓我認識到一歲有一歲的味道,一站有一站的風景,花會沿途開放,以后的路也是。只要我們保持積極的態度,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相信我們都能夠應對各種就業挑戰,獲得成功?!?/span>
2023年,學校團委將在學校黨委的領導下,在團市委的指導支持下,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對標學生需求,深化實施大學生實習“揚帆計劃”“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前置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探索更多形式的主題成長活動,引導青年學生做好職業規劃,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始終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熱心人和引路人,為做好新時代黨的青年工作作出更大貢獻。